10月9日至11日,遼寧紅沿河核電廠二期工程(5、6號機組)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在棒棰島賓館召開。自電力規(guī)劃設計總院的專家和國家、省、市有關單位的代表共200余人,經過全面、詳細的審查和論證,會議原則同意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,這意味著紅沿河核電二期工程建設取得了又一重要進展,也為下一步項目核準和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。大連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肖盛峰出席審查會開幕式并講話。
與會專家和代表對紅沿河核電二期工程建設的必要性、建設規(guī)模、電廠接入系統(tǒng)、建廠條件、工程技術方案、核燃料與核廢物、環(huán)境與安全、節(jié)能分析、經濟和社會影響、工程建設組織、投資估算與財務分析等分組進行了全面論證和審查。會議認為,建設紅沿河核電二期工程,是解決遼寧省一次能源缺乏的重要戰(zhàn)略措施之一,有利于緩解交通運輸和環(huán)境保護的壓力,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給體系,改善電源結構,滿足未來遼寧省電力負荷發(fā)展的需要,有利于遼寧省環(huán)境質量的改善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遼寧紅沿河核電廠二期工程規(guī)劃建設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,項目于今年5月31日獲得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批復同意開展前期工作。9月19日,二期工程選址階段環(huán)境影響評價報告和廠址安全分析評價報告獲得環(huán)境保護部、國家核安全局正式批復。9月27日,紅沿河核電二期工程核島負挖開工。二期工程首臺機組預計2015年投入商業(yè)運營。全部投產后,連同一期工程4臺機組,紅沿河核電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每年將發(fā)出450億度清潔的電力。
紅沿河核電是東北地區(qū)第一座核電站和最大的能源建設項目,一期工程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已全部開工建設,是目前全世界在建機組最多的核電建設基地。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峰介紹說,目前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建設總體進展順利,截至9月底,工程建造一、二級關鍵里程碑全部按期或提前完成,1號核島土建主體工程結束,安裝工程進入高峰期,單系統(tǒng)調試已經啟動。2號核島土建主體工程接近尾聲,安裝工程逐步展開。